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0:28:00
【来源:上观新闻】
这个周末的思南文学之家,洋溢着青春气息。“我在上海写作——上海新锐青年作家专场”迎来一批90后00后,朱嘉雯、陈陈相因、关屿、邓倩倩、广奈、陆铭晖、严孜铭、包文源等8名作家齐聚。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27岁,学历背景各异,或奖项颇多,或作品“出海”,或擅长多种文体,或具备开阔国际视野……但如今都在上海工作、生活、写作。谈话中“DeepSeek”“地域写作”等成为高频词,这群年轻写作者如何在AI科技浪潮中找准各自写作的出口?上海这座城市又为作品注入了怎样的新灵感?
人工智能“可陪伴但需警惕被裹挟”
“AI写的东西不够精细,即使有时很像人类的手笔,但还是幻影,最多可提供一些思路。”陈陈相因出版诗文30万字,著有诗集《乐园37号》、文集《以梦为马》等。从吉林大学到复旦大学求学,她坦言“行走在南北差异里”,会用AI辅助改文本格式,但这并不能给予强烈的生命体验或创作灵感。
与其焦虑纠结AI会不会取代人类,她坚信写作本身就是自我的保存,发挥了难以替代的输出功能。“当下青年人的生活远没有被写尽,我们每个人都面对许许多多具体的困境,涉及创伤、性别、家庭、亲情、友情等话题,困惑时更需要写作来调和,甚至促进思考。”在她看来,无论是写刑侦小说,或穿越到不同朝代,“哪怕写过去,依然会思考当下,只是故事发生在另一时间空间里。”而真正优秀的写作者就像时空旅行家,这恰是AI难以超越的。
“AI可以帮助修改文章结构、提供多种思路,我有时拿不准会让AI帮忙,让它点评文章,好的坏的都会说,某种程度上有找到知己的感觉。”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专业,邓倩倩直言只有在写作面前才会平静下来,做真实的自己。而AI能提供镜像陪伴的功能,“以前人工智能没那么发达时,文字比较冰冷,现在前沿智能非常有温度。”前段时间她记得有学妹在朋友圈发文称,让DeepSeek假扮成喜欢的“纸片人”对话,“我也试了,发现它很懂感情,情商挺高。我对它是拥抱的姿态,但不想被裹挟,作家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当AI发挥出强大数据处理能力时,青年写作者们重新定位并思考创作使命。“DeepSeek缺少实际经验,更多基于理论、数据、推理等发表看法,但当下每时每刻在流动、变化,推理很难跟上经验的变化。”关屿曾在《人民文学》《当代》发表小说诗歌,作品被译介成法、泰、阿语。在他看来,逻辑推理式创作相对容易被AI替代,但经验性表达尤其是个性化诗歌,则较难被模仿。青年作家要写出时代冷暖,走到读者的生命过程中。
而与读者的共情共振,往往从回溯个体经验入手,以点带面捕捉“情感公约数”。出生时爸妈在外打工,童年的关屿常独自坐在家门口,孤独贯穿了成长,如何命名孤独感?他发现,追溯到以前的创伤,会遇到难以启齿的经历。“这时文学虚构就很重要,心理学有种技巧,通过虚构过去的形象,让受过创伤的人把隐秘伤口亮出来,这一过程本身具有疗愈的力量。作者和读者同时获得了治愈。”由此,写作更多是自发的内驱力。
上海的弹性与可能性
“从小就向往上海,这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有我喜欢的生活方式,能够提供很多可能性。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可能观念不一样,生活状态也有差别,但相安无事美美与共。”出生于四川县城的广奈,著有长篇小说《行者拉班·扫马的收集与爱情》,并在《上海文学》《花城》《作品》《青年文学》《西湖》等发表短篇。他享受不断变化的人生,“比起在老家一眼望到头的平淡与循规,你根本不知道在上海未来会发生什么。上海也很强调边界感,这也是我喜欢它的理由之一。”
“在这座城市流过最多的眼泪,也发出过最多的笑声。当在一个地方创造了大量你认为珍贵的、难以忘怀记忆的时候,你就成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严孜铭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一转眼在上海待了7年。
她喜欢上海作家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但也很清楚“自己永远不可能写出那样的作品”,“因为我并不能找到那种本地人独有的语言节奏和方式,但这时也会反过来想,假定一个地域的文学有某种属于它的表达风格,是否我们就要把自己限制在框架里呢?作为活生生的人,我以异乡者视角去书写这座城市,难道不是极大丰富了地域书写吗?”严孜铭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余烬》,从个性化经验出发去感受上海,书写自己与一条条马路、一座座地标建筑的独一无二的关联。
当流动与变化成为常态,更多青年写作者正不断拓宽写作的疆域。包文源发现,按照最传统的故事模式,背后往往是关于人或人性的确定结构。“但今天显然不是这种状况,我们可能是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我们的故乡在游动,职业在变,身份可能也一直在变,这导致个体的欲望或心理是模糊和流动的,没有确定的形状。我们很难用确定的结构去捕捉每个人的想法和情感,但正是这种难以捕捉的水面之下有大量细小暗流,如果能打捞出来,对写作有非常大的作用。”他进一步思考,如果依赖以前的“渔网”,细小的鱼苗会漏掉,“真正的写作者在自己的写作时期,能够重新发明捕猎工具,制造出新的狩猎方式,去成功捕捉海底下暗流中的猎物,才能去完成有辨识度和生命力的写作。”
上海市作家协会重视青年人才的挖掘,自2008年至今已培养出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2024年起为加强30岁及以下文学人才建设,推出“光焰”计划。此次思南读书会专场作家正以各自发光的方式亮起“光焰”。业内评价,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们和他们所代表的新锐作家群体,有望铸就上海文学的未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8月10日晚上8点多,沧州的夜晚展现出另一番模样。路边的霓虹灯闪烁,很多市民吃完晚饭在遛弯……40岁的代驾师傅史清辉穿着标志性的代驾马甲,骑着折叠电动自行车穿梭在商圈与居民区之间。代驾被称为夜幕下的“摆渡人”。这是史清辉兼职代驾的第3个年头,很多人都喜欢叫他阿辉。他遇到过主动捎他返程的车主,也碰到过
【来源:劳动观察】152位在职教工,1844名在校学子,一座70余年薪火相传的育人殿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这个上海基础教育的摇篮,为上海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如今,这道教育之光穿透课堂,温暖社区,照亮边疆,也正连接起更广阔的世界。2025年5月,团队接过“上海市模范集体”的烫金牌匾
发布聚青就业创业“28条”、出台免租金住宿保障政策、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20余场……今年以来,青岛不断强化政策赋能、创新招引方式,更好推动产才“双向奔赴”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青年才俊引得进留得住首届“青和力”留学人才嘉年华招聘会现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应届毕业的侯麟拖着行李箱奔走于各个招聘企业展位间。
来源:央视频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型主题活动《2025中国·AI盛典》也于同日在上海市徐汇区启幕,并将隆重揭晓“2025年度AI人物”。这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聚会,以上海作为重要窗口,展现出中国AI产业的蓬勃生机。盛典特别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度报告,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继续调整行情,多数航线市场运价走低,综合指数小幅下跌。7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592.59点,较上期下跌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