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都电商观察|电商平台涌现变种电子烟;零差评骗局被曝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8:32:00    

主播&达人

1、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被处置

近日,西安市网信办积极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属地重点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从严从快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3起典型案例被通报。

1.短视频账号“XX说金融”为博眼球、吸流量,恶意蹭炒“房产”“贷款”等金融领域热点话题,发布大量金融领域引流类及诱导性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经济社会秩序。西安市网信部门对账号持有人王某进行约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王某予以警告,责令清除违规信息,消除不良影响,对账号作出暂停内容更新处置。

2.短视频账号“XX子风”为博取流量,歪曲教育政策炒作“学区房”,发布涉“房产”“房企”虚假不实信息,扰乱经济社会秩序。西安市网信、教育部门联合对账号持有人张某进行约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张某予以警告,对账号作出暂停内容更新处置。

3.短视频账号“XX古月”发布诋毁企业形象声誉的负面不实信息,唱衰经济社会发展,歪曲解读经济政策,扰乱市场秩序。西安市网信、公安部门联合对账号持有人胡某某进行约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胡某某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清除违规信息,消除不良影响。

2、福建证监局通报一批账号被禁言、关闭

近日,福建证监局发布福建辖区资本市场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典型案例(第一期)。此次专项行动在福建省委网信办的统一组织下,聚焦涉企侵权、虚假信息等突出问题,联合多部门整治侵犯企业及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一批典型案例。首次曝光的5起案例涵盖五类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歪曲金融政策,编造虚假信息。泉州自媒体“王**”“泉**”为博流量,发布“绕过银行审核技巧”“未经核实的虚假金融信息”,歪曲国家金融政策,误导公众预期。泉州市委网信办联合多部门约谈账号负责人,责令删帖并强化内容审核。

二是发布资本市场不实信息。微博“爱股票App”传播转融通制度不实内容,违反网络安全相关法规。目前该账号已被关闭,福建证监局对相关责任主体福建中讯证券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暂停新增客户的监管措施。

三是诋毁企业声誉,侵犯隐私名誉。“天天价值解读”擅自披露企业高管私人信息并歪曲事实,“阿尔法工场Green”用“弑父”等煽动性词汇捏造企业对立关系,均被企业举报后删帖,相关行为违反个人信息保护及网络内容治理规定。

四是恶意营销炒作公开信息。“精言财经”“财访团”等公众号编造138条虚假信息,用“捡漏”“套现”等负面词汇恶意解读企业财报,以偏概全唱衰民企,涉事账号已被阶段性禁言。

五是恶意炒作企业负面信息。“董某会网”等21个账号通过“贴标签”“带节奏”等方式恶意炒作大型金融企业负面信息,干扰正常经营,已被依法阶段性禁言。

3、“女子被困贫民窟”涉嫌虚假摆拍,自称当事人账号被禁言

近段时间,一则关于“旅游博主在贫民窟救助女子阿玲”的视频在多个平台传播。内容称在贫民窟遇到21岁女子“阿玲”,其自称被骗及被困于贫民窟,苦求博主助其回国,视频迅速引发全网关注。

多名网友指出,视频中“被困女子”存在地理信息造假、穿着打扮与居住环境不符、行为逻辑矛盾、回避官方救援等问题,质疑该事件为摆拍,要求平台介入核实。

对此,抖音黑板报近日发布通报称,经核查,该视频发布者并非抖音用户,原始视频发布平台亦非来自抖音。另外,6月27日,一抖音账号“阿玲”曾发布视频自称为事件中的女性当事人,6月28日该账号因涉嫌虚假摆拍已被禁言,禁言时账号粉丝数为637。

行业&平台

1、全国首个直播带货合同示范文本发布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北京市网络直播带货平台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试行)》。该文本系全国首个专门针对直播带货平台经营者与直播间运营者之间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旨在厘清双方权责,填补第三方商品推广监管空白,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公众可登录首都之窗或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官网下载文本全文。

示范文本的主要约定内容包括持照经营、信息公示、账号变更、知识产权归属以及消保责任。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引导直播间运营者持照经营;合同约定直播间运营者公示自身经营信息、商品实际销售者信息、人工智能应用标识等,敦促直播间运营者诚信开展经营活动。直播间运营者在具备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平台经营者申请变更直播账号注册人的实名认证主体信息,有利于直播间的持续运营,维护交易的稳定性及相关责任的承担。

直播带货过程中产出的音视频等内容的知识产权,归直播间运营者所有,同时约定平台经营者有权在平台内免费使用,对双方的权益均有保障。直播带货平台和直播间运营者都是交易环节的重要参与者,因此也专门设置消费者权益保护条款,明确相关责任,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电商充斥“变种”电子烟,专家建议压实电商平台责任

《法治日报》调查发现,电商平台涌现出各类号称“不含烟碱(尼古丁)”的雾化器产品,这类商品无论从款式造型还是抽吸方式都与电子烟颇为相似,而且有多种口味可供消费者选择。

调查发现,很多电子烟商家会通过一些雾化器产品为卖点,减少被监管的风险。在售卖雾化器的同时有效吸引有购买电子烟需求的消费者,以私聊的方式通过社交平台私下交易。也有商家会要求消费者拍下店内相同价格的雾化器产品,冲店铺销量,增加曝光量,但实际发的货却是电子烟。

此前,网络上也曾出现大量以“草本雾化器”为名的电子雾化器,打着医疗器械的名义但外观和使用方式与电子烟完全相同,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24年专门印发的《关于新型电子烟产品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中明确,不含烟碱成分,全部或部分雾化为气溶胶供人抽吸、吸吮、咀嚼或者鼻吸等的产品,依照电子烟的规定管理。因此,该类假借医疗器械注册或备案名义生产、销售的草本雾化器属于电子烟。目前,在主流电商平台直接搜索“草本雾化器”后,页面会自动跳转至绿网计划。

当前,仍然有大量变种电子烟在网络销售,各类电商平台成为主要销售渠道。对此,专家认为,针对网络中大量销售的各类有电子烟之嫌的雾化器类产品,不能仅靠消费者“自我辨别”,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压实电商平台责任,让电子烟产品彻底远离网络。

3、“零差评”骗局被曝光,网络水军操控虚假评价误导消费者

近日,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节目曝光了网络电商平台“零差评”背后的灰色产业链,揭露水军刷单,控评等手段的操作方式。

据暗访调查,水军机构为规避平台监管,在多个社交电商平台使用“S蛋”“鱼塘”等暗语招募刷手,刷手们需要根据中介提供的图片和文案,在商品“收货”后发布颇具诱导性的虚假好评。

除伪造客户刷单,刷手们还负责为出现负面评价的品牌“洗白”。中介通过招人、专职编辑安排发帖内容,刷手们只需要在评论区配合推销、演戏,便成功操控了消费者了解真实信息的途径。

据悉,部分月活过亿的知名社交电商平台成为网络水军接单重灾区。这种现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4、水井坊重拳整治渠道乱象

7月8日,市场传出一份《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声明》,具体内容包括“臻酿八号500毫升装全渠道停货”“臻酿八号520毫升装在电商渠道将采取稳价值链及买赠管控等举措”“公司对6·18促销期间违反公司政策的客户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播断链接、终止合作等措施”等。

对于上述文件及其内容,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水井坊(600779.SH)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相关文件及其内容属实。水井坊在声明中表示:稳定渠道价格体系是工作重中之重,相关举措是为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和提升产品价值,以支持水井坊核心产品的全渠道稳健发展。

数据&排行

抖音7月8日直播带货日榜:与辉同行单场观看人次突破2000万,前五直播间销售额均超2500万。

研究员:黄莉佳 赵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