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夜跑,切勿跑丢健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04:00    

如今,夜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锻炼方式。运河边、公园里或街道上,总能见到一些人奔跑的身影。微信朋友圈里,也常有人晒出夜跑路线、里程、时速等“战绩”。

锻炼身体固然是好事,但由此引发的夜跑运动量、适宜人群、跑后饮食等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运动专家指出,夜跑的时间和里程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千万不要运动过量而影响身体健康。

坚持适度夜跑

吃饭香睡眠好

38岁的李女士是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她基本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前一段时间,李女士感觉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也不太好,便想找个运动方式调整一下。“小李,你和我们一起去夜跑吧,我带带你!”同在一个科室的韩女士向她发起了邀请。原来,韩女士已经坚持夜跑有三年多的时间,平时有固定的跑步“搭子”。于是,李女士便加入了这个跑步团队。在几名资深跑友的建议下,李女士从每天晚上跑步半小时做起。一段时间下来,她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好了很多。

50岁的市民刘先生前一段时间到医院进行了体检,结果显示他的甘油三酯等指标偏高。一直想减肥的他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夜跑锻炼身体。刘先生年轻时也是一名运动健将,有一定的跑步经验。他选定了家附近的滨河公园作为跑步的地点。每次跑步前,他都会做好充分的热身,然后用运动手表记录下跑步的时间和心率、血压的变化。刘先生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每天的夜跑时间已经调整到了45分钟,感觉现在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跑步不讲究

身体很受伤

“跑步还能有什么讲究的,不就是出身汗吗?”很多人觉得,跑步的“技术含量”不高,人人只要换上运动装就可以参加。前一段时间,市民肖女士翻看朋友圈时看到同事参加了马拉松比赛,还拿了奖牌和证书,顿时燃起了跑步的热情。于是,她特意买了新运动鞋和运动装,加入了同事的夜跑团队。感觉自己的体力还可以,肖女士第一次夜跑就跑了将近一个小时。“当时感觉很兴奋,也没觉得太累,第二天膝盖就受不了了!”肖女士说,在家休息了两天才缓过劲儿来,后来她不再“逞强”了。

前几天,家住颐和庄园的宋先生饭后出门遛弯,看到几名年轻人跑步从身旁过去,于是也在后面跟着慢跑了起来。不知跑了多远,他忽然觉得胃里很难受,还有些头晕。坐在路边的椅子上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他还是感觉不舒服,还呕吐起来。于是,他赶紧给家人打去电话,让家人送自己去了医院。“好久不运动了忽然运动过量,身体马上就吃不消了!”宋先生心有余悸地说。

夜跑因人而异

强度循序渐进

夜跑运动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不仅让跑友圈里的人跑得更欢,还把原本不热爱运动的人也“卷”进了这个圈子。然而,夜跑的运动量以多少为宜?运动时段有什么讲究?夜跑前有哪些准备工作?这些问题,其实很多跑步爱好者并不清楚。

对于上述问题,在市区一所中学任教的体育老师李国栋表示,跑步虽然并不属剧烈运动,但是跑步前的热身却非常重要,目的是把身体的软组织拉开,避免运动时受伤。对于长期夜跑的人,在装备上也挺有讲究。跑步时,要换上宽松而透气性好的运动服,以及慢跑鞋。

至于夜跑的时间,市区一家健身场所的教练员韩飞表示,晚饭过后至少要有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才可以开展运动。这时候,胃里的食物减少了,不易引起胃痛。当然,如果不进食就去参加夜跑,又容易导致低血糖。“对于刚开始参与夜跑运动的市民来说,要控制跑步的时长,不能一下子加量,要循序渐进,让身体逐渐适应到运动的节奏中来。”韩飞建议。

(记者 孙亮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