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0:24:00
2024年11月18日,山东重工旗下潍柴雷沃作为产业“链主”的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引领中国农机智造进入全球竞争赛道,写下了山东重工持续创新、勇攀高峰的生动注脚,翻开了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先进制造业集群综合实力更强、创新水平更高、协同合作更优。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以链成群,打造农机装备产业创新最高地
农机装备产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制造业。有竞争优势的、硬核农机装备力量,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加码赋能。
作为国家农机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潍柴雷沃积极发挥龙头带动能力,“链”起了潍坊、临沂、日照等地的农机产业板块,形成国内产业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产品体系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智能农机集群。2023年,该集群产值1650亿元,占全国农机行业的四分之一,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串珠成链,以链成群,潍柴雷沃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快速壮大。目前,该产业集群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3家,数量居行业内全国第一。集群内拥有行业内唯一全系列动力总成、传动、液压、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以及耕、种、管、收、运、烘等全程机械化整机装备产品体系。此外,集群还建有全国唯一的智能农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唯一大马力农机装备传动系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验证平台。集群内配套率已达63%,探索打造出了“龙头企业+园区化配套”的产业链协作新模式。
创新驱动,提升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驱动农机装备行业转型的第一动力。潍柴雷沃牵住“牛鼻子”、解决“掉链子”、突破“卡脖子”,在国内农机行业转型升级中走在了最前列。
聚焦“一大一小”“增产减损”等关键技术攻关,潍柴雷沃瞄准全球农机科技创新最前沿,构建起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全球协同研发体系。积极发挥山东重工大集团优势资源和协同效应,先后突破了大马力CVT无级变速拖拉机、智能化稻麦收获、农机导航及自动作业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打破国外垄断,有力推动我国农机装备行业自主发展、迈向高端。
与此同时,潍柴雷沃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项目,通过有效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联合开展行业关键技术攻关。至今,潍柴雷沃已建成十余个国家和省级重要的科研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38项,强势突破了多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并与罗锡文院士等专家团队,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机化所等60多家单位深化合作,共建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圈,为农机装备产业构筑起了强大的科技创新“硬实力”。
“头雁”领航,推动农机装备行业行稳致远
一个健康强大的产业集群,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有效引领和高效协作。潍柴雷沃勇担“链主”责任,追求的不仅是“一枝独秀”,更希望“遍地开花”,推动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向世界级农机装备产业集群迈进。
为引领农机装备产业链高端化、专业化升级,潍柴雷沃牵头开展农机装备产业链交流活动,与集群内“专精特新”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配套合作,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紧密联系的产业协作“雁阵模型”,不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促进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加速成势。
不仅在国内农机行业大展身手,潍柴雷沃还带领集群一起出海,加速产业链走向世界,与国际一流农机企业进行正面竞争。截至目前,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产品出口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产品出口量全国第一,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农机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是我国加速制造业优化升级、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径。展望未来,潍柴雷沃将秉承“永不懈怠、永立潮头、永争第一”的勇气和担当,继续对标世界一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产业集群链主作用,助力我国农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山东重工打造科技领先、绿色发展、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跨国集团贡献“雷沃力量”。
新国标实施前夕,雅迪电动车再度收获央视唯一关注与认可。在近日的专题报道中,央视深入雅迪生产基地、门店及研发中心等实地调研,高度认可雅迪积极响应、率先引领推进新国标落地工作,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作为国内保有量最大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涉及亿万人日常出行,标准升级牵动社会各界。新国标正式实施临近,如此重要
发布聚青就业创业“28条”、出台免租金住宿保障政策、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20余场……今年以来,青岛不断强化政策赋能、创新招引方式,更好推动产才“双向奔赴”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青年才俊引得进留得住首届“青和力”留学人才嘉年华招聘会现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应届毕业的侯麟拖着行李箱奔走于各个招聘企业展位间。
□ 本报记者 徐建华质量强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继续开展质量强链行动,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稳链强链效能,进一步提高质量强链实效。在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和
遵义市桐梓县花秋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通过党员、大户示范带动,在该镇14个村(社区)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如今,肉牛产业成为该镇支柱产业,村民过上了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幸福小康“牛”日子。近日,记者走进花秋镇兴河村肉牛养殖户吴开龙的养殖场,当天他出售了5头大肥牛给遵义市肉牛收购客商刘斌,脸上露出收获
【来源:新华网】近年来,银山镇立足丰富的水域资源禀赋,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坚持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大力推进渔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渔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让“蓝色粮仓”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银山镇坐拥广袤的水域面积,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当地政府科学谋划,编制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