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2:29:00
极目新闻记者 刘微
通讯员 周洛亦
2025年4月2日,“机票一站通 免费游温州”温州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武汉举行。本次活动以航空为媒,通过文旅资源推介、政策发布、战略签约与座谈交流,架起两地文旅交流的桥梁。温州、武汉文旅部门领导,武汉温商代表,两地重点旅行商代表等近百人共聚一堂,共谋发展。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方喜在致辞中表示,温州瓯越文化与武汉荆楚文化同具开放包容特质,文旅资源差异性与互补性兼备,合作前景广阔。温州这次不仅带来文旅优惠政策,还带领温州旅行社协会、县(市、区)文旅部门、旅游企业等共同参会。期待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搭建“文旅+投资+交通”的多维合作平台,推动两地实现“江湖”与“山海”的文旅对话,让长江文明与瓯越文化碰撞出合作火花,让知音故里的浪漫情怀与南戏故里的艺术魅力展开深度共鸣。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范继先致辞,他指出,近年来,温州、武汉两地以文旅合作为纽带,客源互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武汉市民期待跟随“史上第一旅游博主”徐霞客的脚步打卡雁荡山,温州朋友希望欣赏李白笔下黄鹤楼的风采。期待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地文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促进资源互享、市场互推、产品互补、线路互联、客源互送,携手推进文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推介会上,来自戏曲故里温州的两位青年演员现场演绎越剧《凤冠》选段。随后,温州文旅通过精美的图文展示及生动的现场讲解,全景展现 “山江海畅游”“都市休闲”“文泰康养去班味”三大经典线路:既有雁荡山灵峰的奇峰秀石、楠溪江的诗画田园,也有平阳南麂岛、苍南168黄金海岸的夏日激情,更有泰顺廊桥氡泉、文成百丈漈的康养秘境,精彩演绎了温州独有的山水韵味与城市风情,令在场嘉宾心驰神往。
为了让广大武汉游客“惠”游温州,温州文旅拿出了“山海”般的热情,重磅推出“一张机票游温州”等惠旅政策:2025年航空旅客凭抵达温州机场的有效机票及身份证件,七日内可免费或优惠游览雁荡山灵峰、百丈漈、楠溪江等国有景区;针对航空旅行团,同步推出“住温飞机团” 单(双)向补贴、金台丽宁飞机团等奖励政策,且两项政策可叠加使用。此外,温州市文广旅局联动各县(市、区)推出旅行社梯度奖励机制,覆盖大型团队接待、疗休养团队组织等多元场景。
活动现场,武汉市旅游协会与温州市旅行社行业协会签订客源互送协议,标志着两地文旅合作从“政策对接”迈向“落地执行”,推动两地文旅企业“结对子”“搭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为后续的常态化客源互送奠定基础。
随后的旅游发展座谈交流会中,两地旅行商代表围绕如何加强两地文旅合作、提升旅游品质、拓展旅游市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据介绍,温州文旅此前已在深圳、北京、天津、石家庄、成都、重庆等16个重点航旅客源城市举办专场推介。接下来还将赴太原、西安、郑州等中部城市持续开展推介,依托温州国际枢纽机场建设,持续搭建“航空+文旅”资源对接平台,推动航线网络与文旅线路深度融合。
(活动方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发布聚青就业创业“28条”、出台免租金住宿保障政策、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20余场……今年以来,青岛不断强化政策赋能、创新招引方式,更好推动产才“双向奔赴”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青年才俊引得进留得住首届“青和力”留学人才嘉年华招聘会现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应届毕业的侯麟拖着行李箱奔走于各个招聘企业展位间。
近日,“亲情中华·之江同心|情系游子”——浙江关爱海外侨胞和留学生文化遗产系列直播(温州漆器瓯塑专场)于云端顺利收官。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侨务办公室、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侨音融媒体中心、《浙商》杂志社、浙江省侨界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承办,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活动聚焦温州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下降2.4%,但预算支出增长30%。与此同时,上半年经济增长5.3%,为全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从总体看,上半年财政运行平稳、靠前发力,更加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韩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利润6496.5亿元,同比增长0.7%。“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轻工业继续保持韧性,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态势。”中国轻工业联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天(28日)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育儿补贴是在全国全面向群众发放现金补贴,具有开创性意义。总体要求《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和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要做到坚持改善民生、惠民利民,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坚持统筹衔接、保障公平,与现行民生政策相衔接,确保符合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