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0:01:00
漫画/邓尧
□李意一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在1916年在《青春》一文中写下的这句话,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
从李大钊以生命践行信仰,到当代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的躬身实践,“青春之我”的精神内核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成为“青春之中国”的鲜明底色。
在科技创新前沿,青年科技工作者以“敢为天下先”的锐气,不断突破技术封锁,用热爱创造无限可能。如年轻的DeepSeek团队攻克AI芯片技术壁垒,取得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显著成绩;C919大型客机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左右,他们以执着印证了航空报国的热血和忠心……这些青年科技团队,以青春之我勇攀科技高峰,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在乡村振兴领域,青年将“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如浙江乡村,青年创客将数字化技术引入田间管理,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场景焕发新生机;云南德宏州“青年先锋”咖啡产业联盟的青年们用智慧浇灌咖啡产业,不仅让德宏咖啡香飘万里,还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笑容更加灿烂。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年新农人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农耕文化、用文创设计赋能传统手工艺、以民宿经济激活沉睡资源,亮点频仍。放眼乡村振兴的田野,青春足迹正在书写新的“山乡巨变”。
在文化传承主战场,青年力量同样不可或缺。从敦煌研究院青年团队运用数字技术“复活”壁画,到京绣传承人将宫廷技艺转化为时尚潮品,再到游戏《黑神话·悟空》证明中国故事可以用最前沿的数字语言征服世界。可见,传统文化的勃兴,正是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这种力量,源自对“国之大者”的深刻认识,源自对“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从青年科技工作者,到谷子经济、数字经济领域涌现出的年轻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民族精神的代际传承。当每个青年都能在时代坐标中找到“小我”与“大我”的交点,当创新、担当、信仰成为集体的共识,“青春之中国”的愿景必将照进现实。这,正是对“青春之我”最好的时代诠释。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快科技7月2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发布大模型总数达3755个,其中中国企业贡献1509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这标志着我国基础大模型迭代速度加快,并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速渗透落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6次报告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
来源:央视频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型主题活动《2025中国·AI盛典》也于同日在上海市徐汇区启幕,并将隆重揭晓“2025年度AI人物”。这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聚会,以上海作为重要窗口,展现出中国AI产业的蓬勃生机。盛典特别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背景下,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不仅关乎两大经济体的切身利益,更对世界经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7月24日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指出,“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应该也完全能够在发展中实
固态电池被视为全球动力电池下一代技术竞争的焦点。7月以来,多家企业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从去年氧化物与硫化物的技术路线之争,到今年聚焦中试线建设进展,预计明年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和产业规划相继实施,行业目光将转向谁能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应用。”有受访专家对记者表示,固态电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沈志远 张萌夏粮丰仓廪实,沃野机器轰鸣,一座座“共富工坊”在乡村中焕发生机,一片片流转土地孕育着规模化经营的新希望。商丘市睢阳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城乡“1+3”重点工作,即“1”是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振兴,“3”是产业发展和回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