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5:21:00
中新网咸宁3月19日电 题:湖北通城“60后”回乡创业 荒山育出“黄金叶”
作者 胡传林 刘建平 易玲
春雨初歇,3月18日,走进湖北省通城县四庄乡,一座现代化茶园展现在眼前:黛绿的青山被雾霭温柔环绕,翠绿的茶垄似绿色的波浪绵延起伏,茶农们穿梭其间,指尖灵动。
村民在通城县四庄乡卧龙沟生态茶园采摘春茶。刘建平 摄
这里,便是通城县四庄乡卧龙沟生态茶园,也是“60后”村民吴海梦想起航的地方。1963年,吴海出生在四庄乡寺背村一个农民家庭,贫困的家境让他小学未毕业便辍学回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通城茶产业蓬勃发展,吴海跟着做茶叶销售的表哥外出闯荡,凭借着诚信与执着,他很快便独当一面。2017年底,吴海带着丰富的销售经验、市场信息和资金回到家乡,在寺背村流转近百亩荒山,投资300余万元,开始种植安吉白茶、龙井长叶等高端茶叶。
创业初期的艰辛超乎想象。茶苗种下后,吴海每晚都打着手电筒查看茶园虫害。为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他尝试在茶园植树、养鹅养鸡,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利用生态循环解决虫害草荒问题。3年后,茶叶种出来了,制茶又成了难题,第一锅茶还是他和妻子挑到十几里外的加工厂制作的。2020年,吴海购置了杀青机、龙井机等制茶设备,并四处拜师学艺,在特产局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制茶技术。
村民在通城县四庄乡卧龙沟生态茶园采摘春茶。刘建平 摄
吴海深知品质是茶叶的生命,要做出与众不同的好茶,必须从源头抓起。2020年,吴海自创的茶叶品牌“水公主”商标成功注册,标志着合作社正式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今春开园以来,众多茶友慕名而来,只为品尝清明前采摘的“水公主”茶。凭借优良品质和多年积累的销售经验,吴海的茶叶订单满满,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地。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吴海始终心系乡亲,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茶叶种植从整地到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大多由当地村民承担。采摘旺季,许多村民和妇女参与其中,采摘效率高的一天能赚近300元。他成立的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土地”模式,指导农户种茶,统一回收加工,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带动周边农户走上致富路。
展望未来,吴海满怀信心:“下一步就是把茶园管理好,保障品质,赢得更多客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表示,合作社将继续致力于发展生态有机产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茶叶,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完)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魏静敏4月19日至20日,河南省柘城县科技局副局长梁克勤、农业股股长李登峰,带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研究员、科技特派员段敬杰,柘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皇雅领,农业科技110热线专家、科技特派员李春领,柘城县辣椒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
记者27日从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获悉,第十四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近日在重庆召开,此次大会以“数字地球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作为示范案例在大会推广,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长汀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
【来源:昆明信息港_原创】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合宇聪 4月25日,麻栗坡县在第十七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举办麻栗坡县“老山茶”专场推介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茶友以及行业专家全方位宣传麻栗坡“老山茶”的生态优势、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擦亮“老山茶 香天下 和
近年来,横山赵峁则村立足实际,创新推出“135”党建工作法,以群众增收致富为核心,通过建强三支队伍、抓实五项重点工作,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实效,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聚焦“一个核心”,探索增收路径赵峁则村紧扣群众增收主线,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村党支部统筹规划,挖掘村内闲置资源与特
茶山春意浓,新翠满枝头。春日的文疃镇三皇山上,层层叠叠的茶田沿山势起伏,茶树苍翠欲滴,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新茶香,茶农穿梭于茶园间,细心采摘嫩芽。从一片绿叶,到一个产业;从生态优势,到经济优势。莒南县文疃镇以茶为媒,使茶山增绿、茶园增效、茶农增收,走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家门口就业,收入也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