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15:00
近年来,肃南县大河乡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活动,通过多种举措,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阵地展新颜 点亮精神新家园
大河乡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造了一批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文化阵地。如今,各农牧村的文化广场成为农牧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傍晚,村民们自发组织广场舞活动,热闹非凡。农家书屋藏书丰富,涵盖农业技术、文学艺术、科普知识等多个领域,为村民群众提供了学习知识、提升自我的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如文艺演出、健康讲座、关爱孤寡老人等,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道德模范立标杆 弘扬时代正风气
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肃南县大河乡注重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扬活动,挖掘和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道德标杆。这些道德模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等传统美德,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在道德模范的引领下,全乡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移风易俗化于心 培育生活好方式
为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大河乡各农牧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如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到移风易俗活动中来,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时尚,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在全乡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常态化 传递温暖满爱心
大河乡积极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拥有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志愿者人数达590余人。这些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乡村的各个角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定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和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开展,不仅传递了温暖与爱心,也增强了村民群众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大河乡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使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下一步,肃南县大河乡将继续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特约记者 杨锋 报道)
“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便利了企业群众办事,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改善和行政效能提升。近年来,南昌市聚焦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直击办事难点堵点,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跃升。高效部署+基层创新走进市政务服务大厅,“一件事一次办”专窗前市民有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素有“黔东门户”之称。2024年9月,来自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任静带着满腔热血和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的身份来到松桃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近一年来,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积极工
各地各部门抓实开门教育,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抓实开门教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一次次深入基层调研,一次次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干部作风持
7月10日,铁东区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现场会暨业务培训会。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形势、部署任务,进一步深化文明实践内涵,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与会人员分别到站前街道八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前街道烈士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鞍山钻石SOHO电商孵化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进行实地观摩,详
垃圾箱近在咫尺,垃圾却散落喷泉池;分类设施日益完善,混装丢弃依然普遍。垃圾处理作为城市文明的细节刻度,在设施覆盖与行为习惯之间,究竟横亘着怎样的距离?现场一:咫尺垃圾桶旁的漂浮物和谐广场是上党区居民休闲娱乐公园之一。原本水光潋滟的喷泉池,水面却漂浮着宣传单页与白色塑料袋。距池口不足两米处,灰色、绿色